簡述現階段醫用3D打印設備和打印材料的相關進展
生物3D打印
生物3D打印目前主要的進展還是打印血管、軟骨組織、氣管、這類比較單一的活體組織。
荷蘭阿姆斯特丹VU醫學中心將提供3D打印鼻、耳軟骨服務;
瑞士科學家基于生物聚合物的3D打印軟骨用于鼻子修復;
美國匹茲堡大學在3D打印軟骨;
澳洲科學家用于培養軟骨組織的三維支架;
俄國科學家在甲狀腺等器官生物3D打印方面取得的進展,利用干細胞作為打印材料;
國內外多家研究機構報道開發出一種3D打印血管。合成血管具有多層結構,但目前血管功能還比較有限,并不能完全代替人體原生的血管;
美國北岸醫療集團打印出了一個定制的氣管支架,該支架能夠與活細胞結合生成活的人體氣管;
西京醫院成功完成可生物降解的3D打印人工骨動物實驗;
生物3D打印公司Organovo和杭州捷諾飛的肝單元、腎臟單元的3D打??;
美國WFIRM的科學家3D打印出能跳動的心臟細胞。
3D打印與制藥
1、 藥物緩釋
3D打印可以實現多種材料精確成形和局部微細控制,得到具有復雜內部結構的裝置;釋藥特征與所設想的復雜釋藥行為一致。通過3D打印成形技術,將粉末材料粘結成形,可以方便地實現醫學應用中常需要的具有復雜型腔的多孔結構,對于藥物釋放有著重要意義。
2、 定制化藥物
通過調整打印參數,可以改變藥劑中含量、輔料成分和組成,從而改變藥物釋放速率和釋放量,使具體的生產過程靈活而簡單,通過CAD(計算機輔助設計)為單個患者設計理想化的治療方式成為可能。
醫用3D打印設備
NanoScribe的技術三維激光直寫系統
通過超短的激光脈沖曝光,類似于光固化快速成型技術,這是一種“納米光學”3D打印法。這種基于選擇性固化液體物質的3D打印技術是雙光子聚合技術,通過實用“飛秒脈沖激光”選擇性逐層固化感光性樹脂,打印機分辨率達到0.0001毫米,打印出來的東西比細菌還 小。
主要應用領域在于微流道技術、生命科學、細胞生物學等領域。NanoScribe的技術不但可以精確高效地將藥物送至到身體的目標區域,而且可以制作極小的手術工具,作為顯微外科手術所需的納米工具。
美國牛津性能材料公司(OPM)研發可承重的聚合物骨科植入物材料;
荷蘭格羅寧根大學研發口腔高分子抗菌材料;
悉尼大學研發具有生物活性的骨科3D打印陶瓷材料;
美國西北大學研發的石墨烯3D打印材料。
3D打印設備,生物3D打印,3d打印手辦,醫用3D打印設備,醫用3D打印材料,3D打印藥物
E鍵打印公眾微信號:CKLM88
親,怎么樣?給自己一個體驗高效3D打印的機會唄!你的一次嘗試,也許會改變很多哦!
這是一個高性價比的3D打印服務平臺,這是一個讓你省時間,省力氣,省錢,省成本的好地方,來E鍵打印,盡情的3D打印吧!
3D打印產品案例,看看3D設計師們怎么說,來瞧瞧E鍵打印的近期熱門事件。
本文部分內容源于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