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e鍵打印
發布時間:2015-06-04 09:13:57
瀏覽次數:
中國設計發展三十多年,形成了很多如CDA中國獎,金堂獎等大型設計盛宴;中國的設計也在世界設計舞臺上嶄露頭角;中國的設計項目也吸引了眾多國際優秀設計師前來參與。但當我們冷靜下來,審視中國設計的現狀,會發現在這繁花似錦的背后,卻沒有形成真正具有中國設計特色的核心競爭力,究竟是什么在阻礙中國設計發展的腳步?
當代東方生活藝術家,著名跨界設計師、專欄作家趙學強認為:今天的中國人是浮躁的,整個國家的形態是一個追求創意的時代嗎?我們還不敢說。就好像我們說做文化產業,結果只是拿了這塊地去變成房地產開發一樣。我們一定要知道我們的根在哪里。比如喝咖啡和喝茶之間的區別,西方人喝咖啡之后是亢奮的、沖動的;而中國人喝了茶之后是內斂的、寧靜的。
廣州美術學院工業設計學院院長童慧明認為:中國設計還沒成熟,如果立刻給它一堵墻,用一個定義把它約束規范起來是不好的。我認為,大家首先應該建立起普世的價值觀、普世的美學觀和普世的生活方式。如果你的作品能被全世界的人喜愛,說明它已經到了一個非常高的層面,這時候你才能談能不能讓它帶有中國的印記。
縱觀中國設計發展歷程,中國設計行業起步晚、腳步急,存在著很多問題,設計也存在著許多不合理現象。
創客聯盟與上市品牌拓斯達共同舉辦大家來找茬--設計師不能忍的反人類設計,目的是將中國現存的不合理現狀用另類的方式展現出來。
就如同央視焦點訪談做的一期特別節目《日常設計太任性,不貼心反添堵》,抨擊了中國日常設計的不合理現象,揭露了中國設計的行業詬病,也引起了廣大設計從業者的反思與自省。
下篇介紹阻礙設計行業發展的主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