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領域,如今已經成為3D打印一大熱點應用領域。據報道,自2019年7月我國第一批3D打印醫療器械團體標準開始實施以來,我國醫療3D打印應用開始走上快車道。2020年7月1日,我國第二批3D打印醫療器械標準也正式實施,相關法規和標準體系的逐步建立,也為3D打印醫療器械產業化應用提供了政策性支撐。
從應用廣度方面來看,從最初的醫療模型快速制造,逐漸發展到3D打印直接制造助聽器外殼、植入物、復雜手術器械和3D打印藥品,3D打印在國內的醫用已經不再局限于某一個具體場景。
應用深度方面,3D打印沒有生命的醫療器械正向打印具有生物活性的器官、人工組織方向發展。
從具體應用場景來看,在膝關節前交叉韌帶損傷修復手術中,醫生首先要去除殘存的前交叉韌帶,然后準確地替換上移植韌帶。如要保證手術的精準和微創,醫生需要借助一種精密而特殊的手術工具。制造這種工具的鎳鉻鐵合金是一種難加工材料,使用傳統的機加工方式制造該手術工具的難度很高,而且所花費的時間長、成本高。這種情況下,使用金屬3D打印技術進行制造則更為適合。
手術導板是醫生在手術中輔助手術的重要工具。3D打印手術導板做為輔助手術的一大工具,在實際中的應用較為常見。通常來講,作為實現精準外科手術的強有力工具,手術導板基于三維重建和手術模擬,通過數字化設計并3D打印而成,能夠幫助醫生在術中精準實施手術,助力手術過程的順利進行。
對于3D打印而言,連續進行打印不同設計并不意味著重新產生組裝成本,這使輔助制造商可以大規模定制各種醫用零件。在成本方面,3D打印不僅在生產過程中受益,而且采用技術本身的成本也比其他制造方法便宜。舉例而言,低價FDM打印機可以幾百美元購買,而且可以自由設計各式各樣的產品。
據市場調研機構分析,從2015年到2020年,全球3D打印醫療器械市場一直以25.3%的年復合增長率增長,到2020年將達73.3億美元。如此巨大的市場空間,也吸引著許多投資者入場。推出高品質的3D打印醫療器械,也將為相關企業帶來豐厚的市場收益和寶貴的發展機遇。
當今時代已進入新一輪的工業升級浪潮中,在信息化、智能化、數字化技術發展日益成熟的背景下,3D打印作為一項重要的技術被應用在工業、醫療、建筑中,無疑會給世界各國的經濟、文化發展帶來新的動力。
e鍵打印作為大型3D打印加工服務平臺,在新冠疫情中,全力加急幫助各醫療機構、研發機構打印制作醫療類手板,及時應對疫情。需要了解更多,請馬上咨詢在線客服,定會給您不一樣的服務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