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記得當年的尼泊爾地震嗎?3D打印為它重建了一座新城
2015年4月,一場7.8級的地震發生在了尼泊爾,無數的建筑被摧毀,約9000人的生命被剝奪,還有22000的傷患等待救援。災難過后,尼泊爾政府和一些慈善組織比如Oxfam(牛津饑荒救濟委員會)就一直忙于重建當地人民的家園。與以往的重建不同的是,Oxfam用了一些新型的高科技工具來幫助重建,比如說,3D打印。3D打印幫助災后的尼泊爾重建了一座新城。
新的重建項目經過一年多的包括提供衛生用品包,發飯票和及時救援等的工作后,從12月開始,重點將轉向類似利用回收塑料瓶做房屋隔離等的科技上。Oxfam將會派工作人員在加德滿都河谷幫助50到100建立隔墻,這是受地震影響最嚴重的地區之一。這只是一個試點,用于測試塑料絕緣的可行性。
除了塑料瓶隔離的項目,Oxfam還會探查在偏遠地區安裝3D打印機的可能性。這項計劃將與Field Ready合作,這是一個專門從事3D打印救災工作的非營利組織。根據Oxfam和Field Ready說,將3D打印機安裝在受災區域可以制造很多更換部件比如水管和醫療設備。
Oxfam希望3D打印也能在供水及衛生方面發揮作用。由于多個村莊都靠一個供水管供水,而3D打印能制造出合適的塑料配件,這樣就能確保飲用水的衛生,還有水壓的恒定。Field Ready已經在Sindhupalchowk區的營地中證明了3D打印水管接頭的實用性。
Oxfam想在受災區配備3D打印機,這樣就能在當地打印水管配件以及用來創建硅膠配件的模具,雖然硅膠配件的效率不高,但是成本更低,也更快。“想象一下,如果你可以按幾個按鈕就能創造出水管,而不是走好幾天到鎮上或者城市里去找哪里有賣的。”Oxfam的技術經理Annie killefer說。
尼泊爾的3D打印救災計劃將于2017年實施,這是救災措施賣出一大步。除了這個項目,Oxfam還會創建一些應用程序來演示要如何幫助受災群眾。正如Killerfer說的那樣,這個新項目就是一個“剪切和粘貼”的模式。
Oxfam 在尼泊爾救災方面獲得了一定的特權,主要是由于他們呼吁世界人民捐贈了約 5000萬美金。雖然2015年的地震已經過去了,但是還是有很多的后續工作要做,Oxfam會繼續用新型科技幫助尼泊爾人民重建家園。
這次尼泊爾地震毀壞的不僅僅是當地人的生活,而且將當地著名的名勝古跡也一并摧毀,包括首都加德滿都的許多紀念碑,它們因結構獨特而被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名錄。這是多么的觸目驚心!3D打印技術也許能加快這些名勝古跡建筑的修復進程或是恢復“原貌”。
3D打印不僅運用于建筑行業,也運用于文化遺產修復。之前就向大家介紹過將3D打印技術引入大足石刻景區千手觀音像的修復工作。工作人員通過3D激光掃描獲得主尊數據,按1:3的比例打印出主尊的3D模型,用于形態修復,包括頭部的傾斜角度、眼部神態等,為主尊殘缺部位的修復提供參考作用。
尼泊爾12座世界文化遺產建筑既是建筑也是文化遺產。可以使用3D打印技術進行建筑或是修復。
尼泊爾地震,3d打印技術,尼泊爾重建,3d打印建筑,3d打印模型
本文內容源于網絡
我們的官方微信:CKLM88
e鍵打印如何提供高效率3D打印服務?
1.精準定位,面向B端(含個人)用戶,滿足海量用戶碎片化3D打印需求;
2.用戶至上,數量不限,一件產品也可為用戶打印生產;
3.行業創新,打印流程完全實現自動化操作,系統1分鐘報價出單;
4.整合資源,優中選優,整合全國線下300+臺工業級3D打印機(設備資產超3億人民幣),為用戶提供最實惠、高精度、最齊全的3D打印服務;
5.精簡流程,打印產品最快24小時內送抵至用戶手中;
中小企業的的絕對佳合作伙伴,個人愛好者發燒友的高性價比平臺.3D打印成功案例展示,央視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