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來源于:創客聯盟www.makerlm.com
首先,必須樹立“人人都能創造”的意識。
創造是令人神往的。創造,是那樣遙遠,又是那樣貼近:它存在于工作、生活的每一瞬間,它滲透在每一個人的實踐中。心理學研究表明了低能和病患者外,人人都有著創造力,都有創造的可能,所不同的只是程度上的差異。創造完全不是神秘莫測的“黑洞”,只要你有心創造并作出艱苦積累,只要你將創造作為生活的信條,堅韌不拔地追求創造,創造的奇思妙想總會來到你的面前。
創造能力有大有小。能力大者,有的能創學說體系,如愛因斯坦、玻爾、弗洛伊德等大師,有的能留下經歷代篩選而經久不衰的不朽著作,如李白、杜甫、莎士比亞、曹雪芹、托爾斯泰等巨匠;有的則以開創性的成果,使人類改變了面貌,如居里夫人、愛迪生、費米等英杰。巨人的創造固然是不朽的,但平凡者的創造也是難能可貴的。他們的每一項科研成果,每一篇有價值的論文,每一件實用的發明,每一個新鮮的構想,·每一天制作新產品的勞動·一都在創造的寶庫里增添了新的財富,使人類的文明又前進了一步。人類社會正是在這創造的合力下才變得如此嬌艷多姿的。
其次,要時時用創造型人才的標準規范自己。
沒有創新能力的人成不了現代人,現代人的一個極其重要素質就是創造力。創新者的關健特征是:智力超常,但非天才;善出難題,不懼權威;標新立異,不循舊規,甘認不知,善求教人,我就是我;不與人比;以干為樂,清高寡欲,積極解憂,不信天命;只要成果,不要發跡;合理用心,有張有弛;才思敏銳,激情迸發。
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makerlm.com創客聯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