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打印從80年代發展至今,已經取得眾多矚目的成就,應用范圍也從實驗室擴充至人們的衣食住行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但據e鍵打印了解,相比于國外3D打印技術的發達,我國3D打印還有很大的發展和追趕空間。那么究竟我國3D打印發展落后國外的深層原因是什么呢?
1、材料學方面的問題,盡管有些從業人士認為制約國內3D打印技術發展跟材料并沒有太大的關系,但是對比國內的打印材料與國外的材料,我們就會發現差距。目前國內的材料不論是在性能、穩定性,還是在適用性等多方面都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也沒有形成產業化。
2、目前在國內,3D打印設備對于不同材料的產品,只能分開打印,也就是說打印的時候,要先打印出各種形狀的零部件,然后再由人工來加工和組裝,這樣非常麻煩。3D打印設備只能讓單一材質的產品一次成型。
3、在設備方面,國內的設備在性能方面相比美國、德國等發達國家也要落后不少,尤其是在一些關鍵核心的器件上,國內幾乎是空白,只能從國外引進。與此同時,軟件方面也有待提升與加強。
4、3D打印打印電子系統的零件,比如芯片類,需要涉及不同種類的材料,這個時候就做不到。同時對于制作很多零件來說,耗能也過高,效率方面也較低,導致成本相當高。
不過值得肯定的是國內3D打印人正不斷發展壯大,人才和資金也正日益豐富,上級領導對3D打印智能制造也漸漸關注起來。前段時間,習大大在G20峰會上重點說明了3D打印的巨大發展潛能,種種聲音和現象表面國內的3D打印發展正趨入良好狀態。
在眾多企業發展中,在線3D打印服務平臺:e鍵打印的發展日趨引人注目。雖然這一家企業2014年下半年成立不久,但是它的發展模式和潛力足以成為行業黑馬。
“互聯網+”發展重要平臺
“互聯網+”是巨大無比的概念,“互聯網+”里面有“互聯網+金融”叫做互聯網金融、“互聯網+零售”叫做“互聯網電子商務”,而“互聯網+制造”就是工業4.0。它將推動中國制造向中國創造轉型。
在e鍵打印平臺上,用戶上傳模型,系統自動報價,十六種打印材料的價格一分鐘內全部出來,節省用戶時間,同時,工業級打印材料的單價每克4元起,起步價為60元。
人才競爭與創造精神
在科學技術發展創新日新月異的當今時代,國家之間、地區之間的競爭,終歸到底是人才之間的競爭。人才資源作為“第一資源”的重要地位日益得到凸顯。誰擁有優秀的人才資源,擁有強大的高素質人才隊伍,誰就能在國際以及地區競爭中占有優勢,贏得主動。企業或者平臺能有效將創新成果轉換,實現人才的社會價值。
e鍵打印實現設計師的價值,在平臺上designer可以線上銷售他們的創意產品,以一種合伙人的身份將自己的創想落地轉化,產品銷售后設計師可以直接產業分成。同時為用戶帶來與眾不同的原創設計享受。
同時,e鍵打印平臺免費為用戶和設計師架橋,為用戶介紹設計師不收取任何手續費,同時也不向設計師索要管理費。讓用戶與設計師直接對接,之間畫圖費用,二者之間直接商談。
創業新風口起飛
既然如此多的企業借助3D打印技術在不同領域獲得了不錯的發展,足以說明3D打印技術的巨大市場前景。當然對于大多數的創業者們來說,想要在3D打印技術領域有一番作為,并非那么簡單。據了解,2015全國創新創業大賽中,e鍵打印平臺推送的創客:劉步青,以可重復加墨書寫筆,奪得大賽三等獎,獲得獎金10萬元,并有風投直接投資,現在劉先生的公司已經正式掛牌,落戶在常平科技園。
綜上所述,雖然目前國內的3D打印技術相較于國外存在一定的差距,3D打印技術的普及和使用也需要一段時間。但是隨著越來越多企業在該領域所獲得的技術成就,他們將共同推動國內3D技術的發展,并對眾多相關行業發展產生深遠影響。3D打印技術的風口正在來臨,對于廣大的創業者來說,這不失為一個新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