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來源于:創客聯盟www.makerlm.com
文章概述:創造學研究表明,引起某一創造沖動的關鍵是認識“需要”。或者說,對社會生活實際需要的透徹了解是推動發明創造的根本動力。一般說來,人的需要可大體分為物質需要和精神需要。前者如生產的需要,衣、食、住、行的需要,后者如閱讀的需要、娛樂的需要、藝術的需要等等。創客聯盟-中國首家用3D打印的技術讓你的創意變成產品的平臺。
創造學研究表明,引起某一創造沖動的關鍵是認識“需要”。或者說,對社會生活實際需要的透徹了解是推動發明創造的根本動力。一般說來,人的需要可大體分為物質需要和精神需要。前者如生產的需要,衣、食、住、行的需要,后者如閱讀的需要、娛樂的需要、藝術的需要等等。
不過“需要”有時并不明顯地呈現在人們面前,需要通過一系列實踐活動(如調查研究、學術討論)才能發現它。當人們一旦把需要轉化為個體想要解決的問題時,就產生了某種創造行為的動機。如久負盛名的英國鄧祿普輪胎的問世,就是發明人祿普擔心兒子騎自行車受傷—當時的自行車沒有內胎,他兒子在卵石路上騎自行車顛簸得厲害,他希望車輪富有彈性。后來,終于研制成世界上第一個橡膠內胎。大學生要善于發現創造的實際需要。在平時,學會關心他人.關注社會,積極參加社會實踐活動,從社會生活的實際需要中激發自己發明創造的動機。
任何創造力總是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表現出來、發展起來的。而要解決問題,首先要發現問頤、提出問題。要想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就必須具有批判的、革新的精神。具有批判的、革新的精神的人,善于獨立思考.使自己不受傳統觀念的束縛.而以科學的眼光去看待各種事物。他們往往能從別人認為不足為奇的現象中發現新問題。
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makerlm.com創客聯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