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來源于:創客聯盟www.makerlm.com
創造意識的形成首先在于人的需要的發生。追求生存、享受、發展需要的滿足是人們進行意識創造活動的根本動機。這種創造動機是人們與周圍環境長期相互作用的產物。人們為了生存、享受、發展,首先要了解環境,按照環境條件規定自己的活動方向、方式和范圍;還要適應環境,把對環境刺激的接受轉化為對環境刺激的應答。然而人并不只是適應環瑰,被環境所規定,還要根據自己需要的增長去改變和規定環境。這就要求人的意識活動從反映階段上升到創造階段。
創造意識的形成還要發揮人的理性認識的作用。理性認識反映了現實事物的本質和規律,為創造意識提供理論前提:理性認識指明了事物發展的趨勢,為創造意識提供預見和預側;理性認識還揭示事物存在和發展的條件,為創造意識規定可能性和限度。這就決定了人的意識創造水平必然受人的意識的反映水平的制約。對客觀世界反映到什么層次和范圍,人們的創造水平也優達到什么層次和范圍。例如,對物質結構的認識達到分子水平,人們的創造活動就達到分子水平:人的認識進展到原子和亞原子水平,人們的創造活動也才能達到相應水平。
創造意識的形成也離不開信息重組。創造并不是無中生有,而是根據人自身的需要,利用客觀世界提供的物質要素和能量轉化可能,按照物質世界的固有規律,改變物質的存在形態。因此,創造就是建構,它離不開信息。它是人腦把外界錄入的信息加以重新組合,實行決策和設計,并付諸實施溝過程。
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makerlm.com創客聯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