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L要成為過去式?日企公布全新3D打印數據格式
STL可以說是3D打印中最常用到的格式,它的文件格式非常簡單, 應用很廣泛,是快速原型系統所應用的標準文件類型。這個格式有點年代了,1988年沿用至今。這個標準化的格式也許在不久的將來會退出歷史舞臺。
近日,富士施樂株式會社與日本慶應大學藤澤校園(SFC)慶應研究所共同宣布,雙方成功研發出世界首個可記錄內部結構、顏色、材質和連接強度的多重物體信息的3D打印數據格式FAV*1(FAbricatable Voxel)*2。利用全新數據格式的3D打印機將無需任何繁瑣的數據處理,即可順暢、高效、無誤地制造復雜物體。FAV3D打印數據格式的詳細信息已在雙方官網公布。
隨著3D打印技術的快速發展,一些最新的3D打印機已經能夠制作內部結構復雜的全彩色或由多種材料構成的物體。但是,由于現有3D打印數據格式的局限性,目前的3D打印數據格式還無法表現物體的全部顏色和材質信息。因此,也無法充分發揮這些3D打印機的全部功能。
為了解決上述問題,富士施樂與慶應大學合作并成功開發出全新3D打印數據格式FAV。新打印數據格式采用能夠完全模擬復雜內部結構和屬性的體素(Voxel,即3D像素)*3輸出、制造3D物體。體素是3D打印數據的基礎元素,區別于傳統僅能表現基于多邊形的物體外表信息的打印數據格式,全新FAV 3D打印數據格式可將模型的顏色及材質的全部內、外部信息逐一寫入體素,從而實現極其精細的3D打印。
此前,如需制作彩色或由不同材質構成的復雜結構物體(包括軟、硬材質)時,需要用計算機輔助設計(CAD)分別對顏色或材質不同的部位進行單獨設計。而CAD建模的3D數據或3D模型的掃描數據都需要再通過3D專用打印軟件匹配顏色和材質。此外,一旦數據在處理過程中損壞,還需要進行數據恢復,整個工作流程冗長而繁瑣。
慶應大學社會制造實驗室代表、環境與信息研究學院教授、3D制造專家田中浩也先生充分發揮其3D軟件開發的專長,結合富士施樂獨有的可高速處理高品質和高清晰度圖像的圖像處理技術,開發出全新3D打印數據格式——FAV。FAV 3D打印數據格式是世界首個可表現包含顏色、材質、連接強度等3D物體復雜內部結構的數據格式,可實現持續、無誤且包含顏色及材質信息的數據處理的3D打印工作流程。
全新FAV 3D打印數據格式的研發由日本文部科學省牽頭,旨在創建一個能讓更多人從3D打印中獲益的社會。該項目也是慶應大學感性數字制造中心“創新中心項目”的研發成果之一。而富士施樂將繼續推進設定FAV的事實標準,與其用戶通過3D打印機共同創建全新的制造環境。
基于多邊形和體素的3D模型
三維/3D的體素概念展示
FAV 3D打印數據格式可表現內部結構、顏色和材質的物體內部全部信息
* 1.FAV 3D打印數據格式不僅能表現3D物體的外表信息,還可表現包括內部結構、顏色、材質和連接強度的物體內部的全部復雜信息。
* 2.新體素基礎數據格式由富士施樂和慶應大學共同推廣。
* 3.體素是3D數據的基礎元素。3D打印的體素如同2D平面打印的像素。
正如前文所述,stl文件格式簡單,只能描述三維物體的幾何信息,不支持顏色材質等信息,而對于日益多樣化的打印需求,這種打印格式已經不能承載的更多,所以稱為過去式也就是必然。
3d打印文件格式,STL格式文件,3d打印技術,3d打印機,3D打印數據格式,FAV格式
我們的官方微信:CKLM88
e鍵打印(m.appfw.cn)專注企業級3D打印服務(個人也可打印),是一個3D打印平臺,無論你我還是他,都能在上面進行3D打印的3D打印服務平臺。也可以動動手指,掃描關注我們e鍵打印微信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