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馬創客 3D打印對象拋光出新招
有這么一匹黑馬創客,他的3D打印成品拋光別出新裁。用超聲波霧化丙酮來為3D打印對象拋光.ok,在這之前,來想想身邊的超聲波應用。比如,你去專業眼鏡店洗眼鏡,用的就是超聲波洗鏡,比你用抹布擦拭可是強N倍哦。這就是典型的超聲波應用。同理,本文要介紹的黑馬創客,就是根據這個原理,來對3D打印對象進行拋光的,只不過用的是超聲波霧化丙酮來實現。黑馬就是黑馬,能舉一反三的應用到3D打印上面,贊。具體內容,請往下看。
在觀賞正文之前,先來個超聲波知識的普及:
什么是超聲波?(源自百度百科)
超聲波是一種頻率高于20000赫茲的聲波,它的方向性好,穿透能力強,易于獲得較集中的聲能,在水中傳播距離遠,可用于測距、測速、清洗、焊接、碎石、殺菌消毒等。在醫學、軍事、工業、農業上有很多的應用。超聲波因其頻率下限大于人的聽覺上限而得名。
科學家們將每秒鐘振動的次數稱為聲音的頻率,它的單位是赫茲(Hz)。我們人類耳朵能聽到的聲波頻率為20Hz-20000Hz。因此,我們把頻率高于20000赫茲的聲波稱為“超聲波”。通常用于醫學診斷的超聲波頻率為1兆赫茲-30兆赫茲。
理論研究表明,在振幅相同的條件下,一個物體振動的能量與振動頻率成正比,超聲波在介質中傳播時,介質質點振動的頻率很高,因而能量很大.在中國北方干燥的冬季,如果把超聲波通入水罐中,劇烈的振動會使罐中的水破碎成許多小霧滴,再用小風扇把霧滴吹入室內,就可以增加室內空氣濕度,這就是超聲波加濕器的原理。如咽喉炎、氣管炎等疾病,很難利用血流使藥物到達患病的部位,利用加濕器的原理,把藥液霧化,讓病人吸入,能夠提高療效。利用超聲波巨大的能量還可以使人體內的結石做劇烈的受迫振動而破碎,從而減緩病痛,達到治愈的目的。超聲波在醫學方面應用非常廣泛,可以對物品進行殺菌消毒。
ok,看完簡介,咱們看黑馬創客怎么實現為3D打印對象拋光的。
使用桌面3D打印機打印出來的物品表面往往會出現一圈圈的紋路,這是該熔融沉積成型(FDM)技術本身所固有的特點。為了使其表面顯得更加光滑一點,很多3D打印愛好者在使用ABS材料打印完畢之后,往往會使用丙酮蒸汽對其進行表面處理,消除其中的紋路。
丙酮是一種很容易在市場上買到的溶劑,它總體上比較安全,而且效果比較好,當其與ABS對象接觸時,很容易就會溶解其表面的紋路,使其看上去比較光滑閃亮。這個過程如果完成得好的話,會讓您輕而易舉地擺脫FDM 3D打印技術所固有的層線。
不過,需要注意的是,盡管丙酮總體上比較安全,但它仍然是一種化學溶劑,接觸過多的話仍然會引起人體的不良反應,比如頭疼等。而且其拋光處理效果往往會出現表面效果不一致,過度暴露在丙酮蒸汽中導致一些打印細節也會被溶解掉等。甚至有些3D打印愛好者警告稱如果丙酮蒸汽接觸到太多熱量的話有可能爆炸。
針對這些情況,來自科技博客 EngineerDog的Mike發明了一種被他稱為超聲霧化3D蒸汽拋光機(Ultrasonic Misting 3D Vapor Polisher)的裝置來改進使用丙酮拋光3D打印對象存在的問題。
盡管聽上去十分高大上,但實際上Mike的這個裝置是將一臺普通的超聲波加濕器、一個丙酮存儲容器和一個罐子(作為處理3D打印對象的蒸汽室)結合在一起做成的。它的處理原理是這樣的,超聲波加濕器通過超聲波震動生成含有丙酮液滴的細水霧(該水霧的濃密程度可通過一個電位器來控制)。然后,借助一個小空氣泵將這些丙酮水霧吹到放置著3D打印對象的蒸汽室里。這就形成了一個基本上自動化的系統,最大限度地減少了人工的參與,降低了對人體的負面影響。除此之外,在這個系統里,由于丙酮水霧的濃度是可控的,因此其拋光的精細度也得到了大幅提升。
如果您對該設備感興趣的話,Mike在開源硬件熱站Instructables詳細地分享了他的制作過程,整個裝置完成下來成本大約在40美元左右。不過需要提醒的是,該裝置盡管原理上非常簡單,但是在制作過程中涉及到對加濕器的改造,有大量的手工活,這可不是三五分鐘就能夠完成的。
最后,值得一提的是,Mike還使用這個裝置對經過丙酮拋光處理的3D打印對象的強度變化進行了對比測試(如上視頻),結果令人驚訝地發現,與我們通常的印象相反,經過丙酮處理后,3D打印對象的強度變弱了!實時上,平均來說,經過丙酮平滑處理的部件強度大約變弱了24%。
怎么樣,這招有沒有學會這招?
本文部分內容源于天工社
微信:CKLM88
我們的官方微信:CKLM88
e鍵打印(m.appfw.cn)專注企業級3D打印服務(個人也可打印),是一個3D打印平臺,無論你我還是他,都能在上面進行3D打印的3D打印服務平臺。也可以動動手指,掃描關注我們e鍵打印官方微信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