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打印技術在國內以飛快速度進入人們的視線,其廣泛的應用令人對它未來的市場空間產生無限聯想,甚至被譽為是引領第三次工業革命的新興技術。特別是在國內,越來越多的企業積極布局進入3d打印行業渴望分得一杯羹。
然而,理想豐滿,現實骨感,一條鴻溝展現在企業面前。國內3D打印產業與歐洲、 美國相比仍然有較大差距,解決應用渠道問題刻不容緩。從數據上看來,2013年全球3D打印市場規模約40億美元,國內所占份額約3億美元,國內企業在全球市場中占據著較小的份額。數據的背后則隱藏著更多的現實真相,未來 3-5年將是3D打印技術最為關鍵的發展機遇期。2015年我國3D打印產值接近100億元人民幣,如果推進順利,2016年將翻一番,達二百億元人民幣(引述沃勒斯報告)。
對于正處于培育推廣階段的中國3D產業而言,政府的重視與政策扶持顯得尤為重要。目前國內已有多省市成立了地方3d打印產業聯盟,并在相關政策中提及要重點發展3D產業。教育部也正在制訂方案,讓3d打印機走進學校。但是3d打印產業一直以來都缺乏全國性的產業宏觀規劃和引導,沒有一個方向性的指引。2015年出臺的《國家增材制造發展推進計劃(2016-2022年)》將進一步明確產業的發展方向,并在政策上給予更多的支持,將成為推動3d打印發展的重要力量,進一步引爆中國的3D打印市場。
盡管3D打印消費級市場的發展前景一直有些言過其實,不過對于整個3D打印來說,2016年仍將成為意義非凡的突破年,有以下幾點“錢途”和機遇值得關注:
消費級市場崩塌
在CES 2016展上,專注于消費級市場的3D打印企業可謂使出了渾身解數。問題是,這些便宜實惠的3D打印機太多太多,并且彼此之間大同小異,想要突出重圍,在市場上占得一席之地可謂困難重重。最好的例子便是Stratasys和3D Systems,前者的消費級市場在2015年表現得一塌糊涂,后者更是在不久之前宣布停產消費級桌面3D打印機。可以預見的是,2016年更多的3D打印企業將忍痛拋棄消費級市場,轉戰工業市場。
突破技術局限
除了通用和福特這樣將3D打印技術規劃進程大肆曝光的公司,還有很多企業選擇安靜地進行技術研發,并且取得了不少令人驚嘆的成績,如硅谷創業公司Carbon3D公司推出的CLIP光固化打印機把打印速度提高了100倍。據了解,未經宣傳曝光的3D打印突破性技術不止一個。它們有的涉及到3d打印耗材,有的是3d打印設備備,在2016年一經應用,必將激起整個領域的改革。
科技巨頭切入
包括微軟,蘋果,谷歌在內的IT科技巨頭紛紛推出自己的3D打印相關項目和研發計劃,必然導致全球更多的資源和人才流入到3D打印領域,給行業帶來革命性的變化和創新。
了解3D打印行業最新資訊,關注e鍵打印官方微信CKLM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