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瑞士的設計師說:這款3D打印的陀飛輪表設有瑞士杠桿式擒縱系統,幾乎完全的是3D打印而成。在數碼時代,電子手表,智能手表層出不窮,但傳統工藝制造的機械結構手表仍非常具有收藏價值。而當最新的3D打印技術遇上機械手表會產生什么呢?一位來自制表國度的瑞士工程師Laimer Christoph就利用3D打印技術設計制造了一個精妙的機械結構手表,而且居然還采用了精妙的“陀飛輪”結構,走時異常精確。
說明一下:陀飛輪是瑞士鐘表大師路易?寶璣先生在1795年發明的一種鐘表調速裝置,是為了校正地心引力對鐘表機件造成的誤差。陀飛輪表代表了機械表制造工藝中的最高水平,整個擒縱調速機構組合在一起并且能夠轉動,以一定的速度不斷地旋轉,使其把地心引力對機械表中“擒縱系統”的影響減至最低程度,提高走時精度。由于其獨特的運行方式,已經把鐘表的動感藝術美發揮到登峰造極的地步,歷來被譽為“表中之王”。
瑞士設計師christoph Laimer設計了一款3D打印的陀飛輪手表,僅用卷繞系統就能精確計時半小時。
聽起來只用一個卷繞系統就能計時,是不是非常簡單?這樣認為就大錯特錯了,這款手表正是因其高復雜度而引起了廣泛關注。這款陀飛輪表一共包含了51個不同的3D打印文件,其中包括一些特制的銷和螺釘。整體結構是由減震的PETG材料打印而成,其余部分用PLA材料。
拋開設計和打印過程不說,就其裝配也是非常復雜的,所以這是一個極具挑戰性的3D打印項目。想了解詳細制作過程的朋友,可以查看Laimer發布在Thingiverse的教程。
用戶下載這些模型之后,也在e鍵打印平臺打印制作,如果用戶想自己設計制作一款別樣的模型,也完全可以腦洞大開自由設計。不會設計也沒關系,e鍵打印有專業設計師給一對一建模畫圖喔。
關注e鍵打印官方微信(CKLM88),了解3D打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