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創客聯盟剛報道兩名國外科研人員使用3D打印機打印出可在人體血管內部移動的微米級機器人。眼下,科研人員有機會更進一步,德國公司TETRA宣布成功開發了一款納米級3D打印機。
這款主要使用雙光子聚合技術的3D打印機號稱可以打印出世界上精度最高的3D對象。據創客聯盟了解,雙光子聚合是一種光刻技術,實際操作中和SLA技術相似,但尺寸遠遠小于后者。雙光子聚合主要使用超短脈沖激光固化液體光敏材料。
TETRA擁有40名以上高級工程師,主要開發、生產和銷售包括自動化、機器人、傳感器等方面的產品,其產品適用于各行業。針對微型和納米技術高度專業化的測試和制造系統是他們的專業之一。
TETRA于新開發的納米級3D打印機被設計為在工業環境中使用,已可小批量生產。TETRA公司的Norman Petzold表示,“打印尺寸可以通過激光功率和僅有幾微米的聚焦直徑來確定……固化區域的直徑可以小于100納米,從而能以非常高的分辨率打印納米結構。”
創客聯盟了解到,這款新開發的3D打印機最大打印尺寸為30×30×30,精度超出當前市場上納米3D打印機10倍,達到400納米,堪稱名副其實的全世界精度最高的3D打印機。
這種高精度的打印機,在生物打印上有著廣泛的應用前景。TETRA已經把納米結構用于組織工程和細胞培養方面,其高分辨率的支架可針對不同類型的細胞進行優化并可支持其成長。除此以外,其納米結構的設計可以根據指定的材料的成分、孔徑的大小、壁密度進行調整。除了生物打印,新機器還可應用于光電子、傳感器、微系統技術等方面。
Schwarz-P細胞的細胞培養支架(反射電子顯微鏡畫面)
用于細胞組織工程的Schwarz-P細胞支架(高5毫米)
用于培養骨細胞的納米結構
據悉,TETRA目前暫不出售這款機器,僅提供納米結構的打印服務,并根據打印對象的尺寸、材料和數量等參數收費。公司負責人表示,他們計劃在2015年年底再將打印機作為獨立產品推出。